據了解,庫存大量增加,各國優惠政策搖擺不定,光伏市場增幅大幅下降,悲觀情緒籠罩業內,部分光伏企業對整個光伏行業發展缺乏一種基本判斷,導致當前全球光伏業正經歷在最痛苦的嚴冬期。階段性的過剩使現在行業整體陷入了暫時性的發展低谷,但對于太陽能光伏的未來,業內不必太過悲觀。
2010年,全球光伏產業跟2009年相比增速是153%,而今年跟去年相比增速只有9%,由于增速下降的過快,從去年極熱的狀況到現在突然極冷,大家感覺好像冬天來臨了。 如今,太陽能產業近期的不景氣現象,甚至導致明年也還會相當艱困。由于歐洲為全球光伏的主要市場,但經過前一階段爆發式的增長之后,市場需求量已經開始放緩。并且太陽能光伏市場受政策影響較大,所以當裝機容量為世界前列的德國、意大利等國家光伏政策持續調整時,加之世界經濟持續低迷,導致了全球光伏市場的需求快速下滑。
盡管中國、美國等新興市場對于光伏的需求量在增加,但是這并不足以抵消需求的整體下降。在需求快速下滑的同時,光伏企業卻并沒有削減產量,而產能過剩導致了這種局勢進一步惡化,根據Solarbuzz統計,全球太陽能市場第3季的市場需求,相較于前1季成長不到1%。
目前太陽能產業的問題出在兩個地方,一事歐債導致的融資體系的資金下不來,二是新增產能太多導致供過于求。不過,這都是可以解決的問題,歐債難道會長久下去?供應鏈本來就會自動調整,只要把最上游多晶硅端和最下游系統端的豐厚利潤撥一點到硅外延片和電池,太陽能產業絕對會大好。
歐債危機導致歐洲金融業對企業緊縮銀根,要求太陽能系統裝置的自有資金,從0~10%大幅拉高到30%,加上評估歐元利率上揚1個百分點,太陽能發電裝置的投報率就會下降3~4個百分點,這些都導致目前歐洲市場急凍,至于明年也還會是相當嚴峻,2013年則因為需求分散,加上系統成本往下,可望有明顯成長。
2009年,在當時的光伏上網價格約為4元/度時,尚德聯合國內的幾家光伏企業發布了“洛陽宣言”,預測到2012年中國光伏產業將實現一元錢一度電。根據發改委7月份公布的太陽能光伏發電標桿上網電價,按項目核準期限分別定為1.15元/度和1元/度。今年8月份,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可再生能源專委會發布了《中國光伏發電平價上網路線》,預測到2014年,光伏發電上網電價將首先低于工商業用電價格,實現平價上網。
由于核心技術仍然掌握在外國公司手里,國內企業自身創新能力不足,大部分集中在簡單的組裝環節,這導致了國內光伏企業發展仍面臨眾多難題。目前,光伏市場已經集聚,所以說有品牌,有技術,有創新能力,有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公司,將會在這一場危機中獲得巨大的發展機遇,所以光伏業內同仁們一定要堅信信心,要挺住。
